【拼音名】 Yī Bèi Mǔ
【英文名】 BULBUS FRITILLARIAE PALLIDIFLORAE
【來源】 本品為百合科植物新疆貝母Fritillaria walujewii Regel 或伊犁貝母Fritillaria pallidiflora Schrenk 的干燥鱗莖。5 ~7 月間采挖,除去泥沙,曬干,再去須根及外皮。
【性狀】 新疆貝母:呈扁球形,高0.5~.5cm。表面類白色,光滑。外層鱗葉2瓣,月牙形,肥厚,大小相近而緊靠。頂端平展而開裂,基部圓鈍,內有較大的鱗片及殘莖、心芽各枚。質硬而脆,斷面白色,富粉性。氣微,味微苦。
伊犁貝母:呈圓錐形,較大。表面稍粗糙,淡黃白色。外層鱗葉心臟形,肥大,一片較大或近等大,抱合。頂端稍尖,少有開裂,基部微凹陷。
【鑒別】 ()本品粉末類白色,以淀粉粒為主體。
新疆貝母 淀粉粒單粒廣卵形、卵形或貝殼形、直徑5 ~54μm ,臍點點狀、人字狀或短縫狀,層紋明顯;復粒少,由 2分粒組成。表皮細胞類長方形,垂周壁微波狀彎曲,細胞內含細小草酸鈣方晶。氣孔不定式,副衛(wèi)細胞4~6。螺紋及環(huán)紋導管直徑9 ~56μm。
伊犁貝母 淀粉粒單粒廣卵形、三角狀卵形、貝殼形或不規(guī)則圓形,直徑約至60μm,臍點點狀、人字狀或十字狀。導管直徑約50μm。
(2)取本品粉末5g,加濃氨試液 2ml與氯仿20ml,振搖,放置過夜,濾過,濾液蒸干,殘渣加氯仿0.5ml 使溶解,作為供試品溶液。另取伊貝母對照藥材5g,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。再取西貝母堿對照品,加氯仿制成每 ml含0.5mg 的溶液,作為對照品溶液。照薄層色譜法(附錄Ⅵ B)試驗,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2~4μl,分別點于同一用2%氫氧化鈉溶液制備的硅膠G薄層板上,以氯仿-醋酸乙旨-甲醇-水(8:8:3:2)0℃以下放置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,展開,取出,晾干,依次噴以稀碘化鉍鉀試液和試液。供試品色譜中,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,顯相同顏色的斑點;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,顯相同的棕色斑點。
【性味】 苦、甘,微寒。
【歸經】 歸肺、心經。
【功能主治】 清熱潤肺,化痰止咳。用于肺熱咳嗽,干咳少痰,陰虛勞嗽,咯痰帶血。
【用法用量】 3~9g。
【注意】 不宜與烏頭類藥材同用。
【貯藏】 置通風干燥處,防蛀。
電話
微信掃一掃